清流|浙江中涌连环案:诈骗集团狡兔三窟,敛财资金去向成谜


出品|清流工作室
作者|王晓悦 主编|赵妍
42亿规模的浙江中涌理财暴雷已1年,4000名投资人仍在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面对讨不回的理财款,投资人处于迷雾中——这究竟是一个有预谋的骗局,还是暴雷后各方急于推脱的债务黑洞?
浙江中涌的前身是蓝拾资产,其以中宏涌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宏涌晟”)为顶层公司,又引入国企及建筑公司合资成立中涌卓盛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涌卓盛”),并以此设立大量壳公司发行供应链金融及政信类理财产品。
在2024年6月产品逾期后,投资人原本寄望于清算底层资产、良性清退,但随着调查深入,各方均表示“不知情”、“合同系伪造”,一个延续多年的骗局浮出水面。
应收账款融资产品及政信工程项目中,本应支付账款的国、央企均否认与中涌存在合作关系,为产品提供担保的大股东,也否认曾签订担保合同。而原本以股东身份为中涌提供背书的国、央企,则表示仅“收取挂靠费”,对中涌经营内容“不知情”。
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这可能是一个骗局改头换面后的另一个骗局。以马金龙和舒洪鄂为首的浙江中涌高管层,是此前经营P2P平台“牛伯伯理财”及中晟金融的原班人马,并在蓝拾资产涉嫌非法集资后,又再次更名为浙江中涌。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这群人通过不断更换“马甲”敛财后卷钱跑路,多个平台累计资金规模显然不是当前投资者认为的42亿元。整体规模究竟有多少?这些巨额资金,究竟去了哪里?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人马,为何能持续多年骗了又骗,却始终逍遥法外?
一场有预谋的诈骗?
2024年6月,浙江中涌正式暴雷,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于2024年10月29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据投资人透露的统计数据,逾期理财产品规模总计达42亿元,大约4000名投资人受害。
据投资人提供的资料,浙江中涌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煤炭供应链金融产品,一类是政信工程应收账款融资项目。这些产品大多通过浙江中涌旗下的浙江腾润鑫捷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鑫捷供应链”)等公司作为募资方,向投资人发售金融产品。
在一份煤炭供应链金融产品中,浙江中晟基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晟基业”)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因《煤炭买卖合同》形成了应收账款3.33亿元,中晟基业将其转让给陕西鼎鑫天润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称“鼎鑫天润”)。鼎鑫天润又将此应收账款质押,并向鑫捷供应链借款。鑫捷供应链则以此为底层资产,向投资人发行理财产品“中涌乾丰5号供应链资产专项支持计划”,募资共计6千万元。

在该产品结构中,除了央企国家能源外,剩余所有角色都是浙江中涌的关联公司。
在一份政信工程金融产品中,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中标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工作区房建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总承包,并将该项目分包给杭州鲲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鲲和建设”)。
在该合同下,鲲和建设应收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5.23亿元,并将其中3.6亿应收账款转让给鼎鑫天润保理公司,鼎鑫天润又将此应收账款质押,并向鑫捷供应链借款。鑫捷供应链同样以此为底层资产,向投资人发行理财产品“广白扩建工程供应链资产专项支持计划”,募资6千万元。

同样地,在这份产品中,除了国企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其余所有参与其中的公司都是浙江中涌的关联公司。其中分包商鲲和建设做得较为隐蔽,该司没有直接与中涌有股权关系,但其企业联系方式与浙江中涌关联公司中涌卓盛相同。
在这些产品包中,中标通知书、分包协议书、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资产计划回购函、借款合同、商业保理合同和担保函等一应俱全,参与其中的央、国企也在协议书中盖了公章,浙江中涌甚至能提供国企付款的电子回单。相关应收账款质押,还在中登网进行动产担保登记证明。而在部分宣传单中,浙江中涌还展示公司高管前往国企办公点开会、考察的照片。
然而,在理财暴雷后,大量在浙江中涌理财产品中出现的国、央企均否认与其存在合作关系。
在投资人提供的警方情况通报显示,经调查广州白云机场、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工程、岷东工程项目、都江堰水务项目方,上述单位均已明确回复与中宏涌晟公司不存在关联,所有项目往来系中宏涌晟编造。经向岭南水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分公司、中铁建工集团、中铁四局集团、东莞路桥投资建设公司、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央、国企调查核实,上述企业均出具正式回函,明确声明与中宏涌晟公司及其关联子公司从未有过类似业务合作关系。中宏涌晟在融资过程中提供的所谓项目合同、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等文件,经涉事企业确认均系伪造。
诈骗集团“狡兔三窟”
据投资人回忆,浙江中涌脱胎于蓝拾资产管理(浙江)有限公司,后者主营的也是供应链金融和政信金融产品。
蓝拾资产的履历,处处透露着“假国企”的套路。蓝拾资产成立于2017年,据早期的宣传,其自称隶属于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中国金天经济技术开发中心(下称“中国金天”),属于“国有独资企业”。中国金天被指以参股形式为大量P2P平台背书,后中国金天发文辟谣,称从未投资成立任何公司或分支机构,并提醒公众谨防受骗。
被中国金天撇清关系后,蓝拾资产的股东在2019年又转为“浙江中物国控政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尽管名字看起来像个国企,但该公司隶属于一个社会组织贵州省港澳台侨投资企业商会。
到了2021年底,蓝拾资产宣称品牌升级,自此以新公司中晟宏途的名义兜售理财产品。
蓝拾资产更名的原因,可能是其涉嫌非法集资。据新余市公安的一份通告,蓝拾资产旗下的蓝拾经济信息咨询(浙江)有限公司新余分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被整治,并被责令在2021年6月30日前清退所吸资金,同时立刻停止所有非吸业务。
2020年底,蓝拾资产注册成立浙江涌军捷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后将股权转让给烟台涌军捷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正是中涌卓盛的控股股东。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蓝拾资产及其大批分支机构在2022年注销,消失在投资人的视野里,中涌卓盛的理财平台中晟宏途成为新的产品发售方。
这个一直在换招牌的集团,从业记录可能还要再往前推。

中涌卓盛的董事长马金龙,曾在2015年设立中晟贸易发展中心,并以中晟贸易与舒洪鄂合资设立了深圳三牛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后者经营一个P2P平台“牛伯伯理财”,其经营的内容与蓝拾、中涌相同,也是政信资产与核心金融产业投融资服务。而与马金龙共同经营牛伯伯理财的合作方舒洪鄂,也正是中晟宏途的总裁。
大量的舒家人,如舒立长、舒立国、舒腾腾等后续均在中涌系内担任要职。也是在2015年,中晟贸易和舒洪鄂还曾投资一家合资公司,改名为中晟汇筠(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设立18个分支机构,经营中晟金融平台。
在宣传中,牛伯伯理财和中晟金融均自称“央企旗下中晟贸易发展中心的绝对控股平台”。当时,中晟贸易注册在上海和平影视艺术中心名下,后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下属企业,同样是一个被大量P2P平台挂靠的企业,这些P2P被统称为“和平系”,后大量理财平台陆续暴雷。2016年底,和平影视发文称,中晟贸易发展中心在内的多家下属企业均未经允许成立、参股互联网金融平台,假冒以“和平影视”为背景进行虚假宣传。

这意味着,浙江中涌和蓝拾资产可能就是由早期经营P2P平台的原班人马创立,其不同时期用于发行理财的名目可能雷同。早期在中晟金融的周年庆中,一个被称为“广东水电忻总”就曾参会,2019年蓝拾资产宣称与粤水电合作发行理财产品,但被粤水电官方否认。
背后大股东集体“甩锅”
分析浙江中涌早期的多个平台不难发现,马金龙等人往往将公司注册在国企或大公司名下,以获得信任背书。浙江中涌的架构中,也引入了两家工程集团及一家国企的背书,但在事发后,这几家公司纷纷“甩锅”。
中涌卓盛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背后,有两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公司——宁波欣晟航运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欣晟”)持股26.3%,中港建设集团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港建设”)持股20%。这两家公司背后的大股东,为中涌大量的理财产品提供了担保,却在事发后否认担保合同的真实性,并宣称公章疑似被伪造。
宁波欣晟是由中宏涌晟旗下公司与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欣捷建设”)合资创立,并从各自公司名选取一个字组合成为“宁波欣晟”。
欣捷建设是一家注册资本达3.76亿元的建筑公司。在中涌发售的部分政信类产品中,欣捷建设以中标方身份将工程分包给中涌旗下的工程公司,工程公司再将对欣捷建设的应收账款打包成理财产品发售。
投资人信任欣捷建设,重要的原因是其背后的股东方包括了宁波国资公司及宁波当地大型建筑集团。
工商信息显示,持有欣捷建设19.95%股权的是国有独资企业“宁波北坤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穿透后由宁波市江北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全资持有。

欣捷建设的控股股东,则是欣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欣捷集团”),持股比例为53%。欣捷集团是宁波市建筑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防工程)设计甲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等多项资质,这无疑增强了投资人对产品中各类分包合同的信任度。
在大量的理财产品结构中,欣捷集团还以“综合百强企业第37位,竞争力百强企业第20位,宁波市行业‘纳税20强’”的实力为理财产品提供担保。2017年及2020年,欣捷集团曾在上交所发债募资,中涌的宣传单张中还会附上欣捷集团AA级评级信用通知书。
中涌卓盛控股股东的另一位幕后投资方,是中港建设第四工程局(下称“中港建设”),其持有中涌卓盛控股股东20%股权。
中港建设隶属于中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港集团”),后者同样是一家规模不小的工程公司。在该集团官网,其明确表示集团是以“‘工程金融’创新型经营模式……创新投融资体制,以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的身姿强势介入城市整体开发建设”。
中涌的多份理财产品,正是由这家“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港集团提供担保。
也就是说,中港集团和欣捷集团一直以股东及工程承包方身份,对中涌发售的部分产品提供担保。但在事发后,两家集团都对担保一事矢口否认,更向属地公安机关报案,反映公章疑似被伪造。一份投资人提供的鄞州区公安分局情况通报显示,宁波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对相关《担保函》进行鉴定,鉴定意见显示:《担保函》上所盖“中港集团”和“欣捷集团”印章与两家公司提供的真实公章样本不是同一枚印章盖印的。
对于两个股东的“甩锅”行为,投资人十分愤怒。中涌曾多次组织客户员工参观欣捷集团,中涌高管还曾在欣捷集团参加会议,种种现象显示双方的业务合作十分紧密。但投资人提供的鄞州区公安分局情况通报显示,暂时无法查证两家涉案公司与中宏涌晟之间的真实关联关系,目前已依法对欣捷公司和中港公司的部分涉案账户采取冻结措施。
国、央企抽身事外
在中涌的整个产品架构中,多家国央企隐现身后,为中涌的产品背书。这些看似权威的国企背景是不少人掏钱投资的定心丸,但事发后,国企承认收了“挂靠费”,却对中涌的诈骗行为表示“不知情”。白纸黑字的工商注册带来的国企背书,一夜之间化为虚无。
首先,中涌在股东层面就安排了国企背书。
中涌卓盛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烟台涌军捷港投资合伙企业。该合伙企业股权结构为:金元通代主犯舒立长持股26.9%,河南省军工智慧科技(民企)26.8%,另有两家股东是前述建筑公司宁波欣晟航运和中港建设第四工程局。
其中第二大股东河南省军工智慧科技由河南省军工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持股51%,自然人王世文持股49%。根据投资人提供的公安局情况通报,王世文是以年缴纳利润15%为条件和国企河南军工装备达成协议,成立河南省军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而河南军工装备上级主管单位为河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然而,对于河南军工智慧成为中涌卓盛间接股东一事,河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明确向警方表示河南军工装备及研究院均不知情,并表示王世文未向他们报备。
中涌的募资平台为中晟宏途,目前大量投资人手中的产品受托管理方、承销方均为中晟宏途。在暴雷之前,中晟宏途背后的股东是国有全资公司——国中长城(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中长城”),穿透后的顶层股东是事业单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和央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6月,中涌正式暴雷,这家国资公司国中长城迅速抽身离去,从中晟宏途撤资退股。在面对警方询问时,国中长城同样以“挂靠”、“不知情”推脱责任。
在投资人提供的公安局情况通报中,国中长城董事长刘涛陈述,中晟宏途以550万元挂靠费名义纳入国中长城旗下。挂靠后双方未开展实质业务,国中长城亦不清楚中晟宏途具体经营内容。背后的央企中国机械公司反馈:参股国中长城旨在拓展工程市场,但对其成为中晟宏途股东一事并不知情。而截至2025年5月1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关联问题调查工作尚未反馈。
另外,中涌还宣称其理财产品都在齐鲁票据中心进行备案,以显示其金融合规性。在宣传手册中,中涌称齐鲁票据中心是“国有独资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并获得青岛市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盖章认可。工商信息亦显示,齐鲁票据中心的母公司是广州振华置业公司,其背后由三九企业集团全资持股。
但早在2022年6月,华润集团就曾发布公告,声明振华置业为假冒国企。在投资者提供的警察局情况通报中,三九企业集团表示,2009 年以后,广州振华置业公司实质上已不属于国企。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三九集团第一次卷入类似的案件中。在清流工作室此前的文章《一家 “500强”企业的欺骗与败落:碰瓷正威集团,振烨国际和全民通利用虚假金融业务集资或超百亿|清流》提到,振烨供应链的备案机构是贵州贵金信用资产交易中心(下称“贵金交易中心”),该中心向上穿透的股东依次有中润泽坤科技有限公司、三九企业集团(深圳南方制药厂),而中润泽坤科技有限公司已被中央企业列入假冒国企名单,并于2022年7月注销。
事实上,齐鲁票据中心已经手两个犯罪团伙。根据警方通报,早期齐鲁票据中心在初钲竣名下,根据其工商记录,此人曾从事典当行、货币兑换等行当,后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2018年,初钲竣通过中介机构以5万元将票据中心受让给中宏涌晟,中宏涌晟则以以540万元费用将齐鲁票据中心挂靠至广州振华公司名下。一顿操作之下,齐鲁票据中心摇身变为“国有独资企业”。
在中涌案发后,齐鲁票据中心在2024年4月11日又更名为青岛蓝大贸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供应链管理服务。这家改头换面的公司,又计划兜售怎样的服务?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助1102家科创企业逐梦成长
九载耕耘结硕果 榕城科创再扬帆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助1102家科创企业逐梦成长
榕城科创,九年征程。 7月24日,由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委人才办联合主办的2025年榕创嘉年华暨第九届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自2017年首届赛事扬帆起航,1102家科创企业在这里逐梦竞技,一个个创业之梦在榕城大地萌芽生长,破土而出。大赛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创新领航,项目多点开花
“我们研发的两款芯片能显著提升光信号的传输速度与稳定性……”福建三耀科技公司总经理肖鹏在大赛现场上介绍道。这家首次参赛的企业凭借着“超高性能可调激光器与光模块产品”在今年大赛中斩获成长组第一名。公司自主研发的通信芯片能在一根光纤中承载数百束光信号,实现超高速率与超低延迟;感知芯片能赋予无人机等设备“超强感官”,使其具备精准避障和温控能力。“我们已与华为、高意、英伟达、字节跳动等企业达成合作。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
自2017年首届赛事举办至今,大赛累计吸引1102家科技企业参赛,赛道从早期的电子信息、互联网等领域,逐步拓展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多点开花的格局。“九年来,大赛参赛项目质量逐年提升,技术创新性更强,应用场景更广阔,充分反映出福州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连续多届担任大赛评委的蒋华玉观察到,近年来,一批聚焦国产替代、锚定新经济增长的科技项目不断涌现,文旅、动漫等融合类项目增多,为创新版图注入了多元活力。其次,参赛团队中的高层次人才占比显著提升,不少海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加入创业队伍,为项目落地转化筑牢人才根基。此外,高校的科研成果正加速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不少成果已落地生根并形成产业规模,构建起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为福州培育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果频出,赋能产业升级
大赛高效集聚整合各种创新创业资源,引导优秀参赛企业抢占新赛道,构建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支撑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措施落地,众多优秀参赛企业抓住机遇,抢占创新制高点。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泉镓科技的氧化镓外延片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产业链降本增效;在生物医疗领域,至臻医疗的智能病理系统下沉基层,加速分级诊疗落地,带动县域医疗设备升级与相关服务业发展;在数字文创领域,艾的卡讯的AI动画技术不仅革新影视制作流程,更激活福建本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潜力,催生出一批融合非遗、民俗的新业态……这种“以赛促产”的模式,让创新动能持续渗透到产业链各环节,推动福州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
9年来,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托起一颗又一颗科创明星。截至2025年,1102家参赛企业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达428家,一大批参赛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培育出钰融科技、帝视科技、汉特云智能等一批从福州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明星企业,成为福州产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多维服务,厚植创新土壤
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参赛,2024年公司带着“湿电子化学品蚀刻液”在比赛中获成长组第一名,并登上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优秀企业称号,进一步打开全国市场的认知度。“我们企业从‘无名小卒’成长为‘业界新星’,与福州持续不断的政策刺激、良好的科技发展生态、多方面的扶持培育措施分不开。”该公司副总裁何碧芳说。
近年来,市科技局不断创新办赛理念和赛事机制,发挥“榕创嘉年华”引才聚智品牌效应,以优质孵化载体助力企业加速发展,推动社会金融资本积极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金融支持服务上,兴业银行、海峡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为24家优秀参赛企业(团队)提供投融资,总额超6.76亿元;空间支持上,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福州)基地等载体提供免费工位、洽谈室等设施,以及政策规划、申报咨询等服务;奖励扶持上,市科技局共为获奖参赛企业发放奖金672万元,今年特别设置榕台融合科技创新奖和海洋科技成果创新奖。此外,市科技局连续9年为参赛企业提供赛后专项辅导,为企业成长全程护航。
创新创业热潮涌,科技扬帆正当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深化“以赛代评”机制,重点挖掘我市十六条重点产业链优质项目,搭建高层次人才与本土产业对接的精准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携项目落地福州,进一步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我市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记者 傅亦静 通讯员 管琳玲)
来源:福州日报
相关问答
官桥涌村附近周边哪里有开发区、产业园区-公交站点周边-图吧公交
图吧公交带你一起发现官桥涌村附近开发区、产业园区、官桥涌村周边开发区、产业园区、官桥涌村附近开发区、产业园区大全等更多官桥涌村周边开发区、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