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照片 这些高科技装备驰援西藏抗震救灾

用户投稿 17 0

这些高科技装备驰援西藏抗震救灾

编者的话:7日早上,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8日12时,定日县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多支救援力量迅速抵达地震灾区,其中包括运-20、直升机、无人机等空中力量和野战高原制氧方舱、救护车、发电车等设备。除了军用装备,遥感卫星等民用高科技装备也被大量投入抗震救灾行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家认为,高科技装备的投入使用有助于最大程度上抗震救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高科技的照片 这些高科技装备驰援西藏抗震救灾

图片说明2:长光卫星拍摄的震区地震前后卫星图。

高科技的照片 这些高科技装备驰援西藏抗震救灾

高科技的照片 这些高科技装备驰援西藏抗震救灾

图片说明1:运-20运送西部战区前进指挥所抵达西藏震区指挥救援。

运-20等空中力量出动1月7日16时许,西部战区空军运-20飞机运载战区前进指挥所抵达震区定日县,统筹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运-20快速搭载战区前进指挥所抵达震区充分展示出运-20部队平时战备做得非常好,一声令下就可以拉得出去,飞得起来,快速抵达目的地。”军事专家傅前哨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参加抢险救灾,还是执行空降、空投等任务,我们空中力量都可以做到有所准备,随时出击,“尤其此次地震发生在高原地区,大型运输机在高原起降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着陆幅度大,对轮胎影响比较大等,这都要求我们飞机完好率高、人员训练水平高、经验丰富,才可以做到随时出动。”这并不是运-20首次于危难之中出动。2020年2月13日,多架运-20运送大批军队医护人员及物资抵达武汉天河机场,这是运-20装备部队后首次执行大型非战争军事行动运输任务。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12月19日上午,运-20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共搭载人员、车辆、物资共计14吨前往救灾一线,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运-20的航迹不仅出现在国内,还出现在世界各大洲。2023年10月,阿富汗连续发生强烈地震,2架运-20运载着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飞抵阿富汗赫拉特机场,运送包括棉被、冲锋衣、帐篷、折叠床等阿富汗受灾民众急需的物品。此外,西藏地震发生后,西部战区空军迅速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立即派出1架无人机赴震中灾区勘察,同时组织多架运输机、医疗机、直升机和地面兵力待命,听令执行支援救灾任务。同时,西藏军区某陆航旅两架直升机起飞进行空中勘察。傅前哨认为,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只要有降落条件,航空兵部队都是最快抵达战区或灾区的力量,“空中力量的特点就是速度快,能够第一时间抵达,快速投入抢险救灾”。据介绍,无人机的优势明显:飞行距离远,留空时间长,可以长时间盘旋,对灾区情况进行侦察,传输给指挥部,有利于指挥部视情做出决策,派遣兵力,快速展开行动部署。“直升机的特点是可以悬停,能够在灾区上空进行物资空投,条件允许时也可以搭载人员,使得官兵可以快速投入抢险救灾。”傅前哨介绍,此前医疗机也在珠海航展期间进行过展示,比如运-8或运-9改装的医疗机可以执行医疗护送任务,其装备有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在舱内开展手术,及时对伤员进行救治。《环球时报》记者从民航局获悉,民航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1月7日,民航共保障救灾航班11架次,包括运输航空5架次、军航2架次、通用航空3架次、应急部无人机1架次,运送人员128人。预计1月8日保障救灾航班10架次,运送人员170人,物资25.6吨。先进后勤装备参与救灾此次地震中,定日县、定结县、拉孜县等地区震感强烈,人员伤亡大。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微信公众号 “高原战士”发布的消息显示,地震发生后军区总医院医疗队第一梯队共14人携带手术台2张、床位30张,于7日23时抵达定日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伤病员接收抢救工作中。第二梯队8日凌晨抵达,并全面开展伤病员抢救工作。《环球时报》记者从西藏蓝天救援队协调中心获悉,西藏蓝天救援队于7日下午6时许赶到震中定日县长所乡。由于当时夜晚气温低至零下18摄氏度左右,电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他们搭建了取暖帐篷。 基于当地的恶劣环境,西藏军区总医院携救护车、手术车、发电车出发赴灾区,确保一到灾区就能第一时间展开抢救和手术。“央视军事”在报道中还提及,西藏军区总医院连夜运送野战高原制氧方舱赴灾区。对此,傅前哨介绍,我国各地灾情发生后,各个方向所承担的医疗救护重点并不相同。“此次地震发生在高原高海拔地区,人员容易缺氧,其中一些救灾人员很可能产生高原反应、高原病,因此野战高原制氧方舱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另一位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解放军的平战转换能力也是对一个国家军队的综合考验,应急救援和战时作战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在战时需要建立作战指挥中心,在平时面对重大灾难时,也需要建立应急救灾指挥中心,两者区别在于一个是对敌作战,另一个是对灾难灾害进行应急救援处置。“这两种任务对解放军的指挥、应急、快速反应等各方面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部队也可以在实际参与救灾行动时积累更多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多颗遥感卫星传回震区高清影像地震发生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在轨卫星,通过开展卫星综合统筹、测控资源协调和成像指令修改,迅速安排高分一号03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高分三号02星、环境减灾二号05星、陆地探测一号B星等8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截至2025年1月7日下午,已安排卫星成像8次,获取灾后有效数据1景,共享历史数据2景,第一时间提供给部委相关单位,及时提供灾情状况信息。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国家减灾中心依照地震应急工作预案,安排中国资源卫星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应用中心进行了应急拍摄,获取了八院抓总研制的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震后影像,第一时间完成了本次地震的同震变形场的应急处理和断层破裂参数反演。结果显示本次地震震源机制为拉张型,从InSAR结果也证明本次地震是一个正断层破裂过程,推断发震断裂为登么错断裂。InSAR结果显示震中最大LOS向变形发生在上盘,最大的变形量接近2米。InSAR结果快速锚定地震极震区,为地震现场应急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环球时报》记者1月8日从长光卫星获悉,为掌握受灾区域实时情况,长光卫星在震后紧急调度“吉林一号”卫星过境西藏定日县,对灾区进行观测;并在成像后第一时间提供给相关单位,助力地震救灾工作。定日县措果乡是1月7日6.8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根据吉林一号卫星1月7日拍摄到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看到,措果乡的房屋多为土坯房,地震中倒塌严重。此外,卫星图像还显示,受灾较为严重的长所乡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中倒塌严重。定日县曲洛乡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在地震中倒塌严重。乡政府积极搭建临时帐篷,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

机器人打拳击,背后藏着多少高科技

25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开赛。参赛选手为4台宇树公司打造的G1机器人,它们佩戴着4种不同颜色的拳套和头部护具,通过施展类人的侧踢、膝踢、勾拳、直拳等动作进行对抗。这场人形机器人格斗赛有哪些技术看点?相关技术能力又将如何应用到更多场景中?针对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高科技的照片 这些高科技装备驰援西藏抗震救灾

图片说明:25日,人形机器人格斗赛现场画面

根据比赛直播画面,在一个宽大的拳击台上,机器人利用拳脚进行互相搏击。在被击打后,机器人会出现趔趄,随后又调整平衡。有时出拳力度猛,对手会被直接打倒在地,甚至被“KO”。“这场格斗比赛将人形机器人从相对可控的环境(如实验室内行走、舞蹈表演)推向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高动态对抗的场景,它直观地检验了机器人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下的综合能力。”一位人工智能专家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机器人打拳击背后体现了多项技术亮点。一是高动态运动控制与平衡能力:格斗要求机器人不仅能行走跑跳,更要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快速调整姿态,甚至在倒地后迅速恢复。比赛中机器人展现出的踢腿、出拳、闪避以及倒地爬起等动作,是对其平衡算法、关节驱动能力和实时控制系统的一次极限测试。二是快速响应与动作执行:与工业机器人执行预设程序不同,格斗需要机器人能够根据操控指令或自主判断,迅速做出反应。刺拳、勾拳等动作的实现,体现了其运动规划和执行系统的响应速度。三是结构强度与抗冲击设计:格斗必然伴随着碰撞和摔倒。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这些冲击并继续“战斗”,显示了其机械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内部元器件防护方面的水平。四是人机协同与AI学习:机器人能否精准、流畅地复现操控者的意图,本身就是人机交互和控制技术的一种体现。宇树公司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对机器人来说,参与格斗的难点在于瞬间爆发力、控制算法精准度和稳定性,以及机械结构强度。此前该公司进行了平衡性训练,让机器人在受到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力度的撞击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调整身体姿态,以保持平衡。“从机器人在格斗赛中的实际表现来看,有喜有忧。”上述人工智能专家说,喜的是,机器人能够完成出拳、踢腿等标志性的格斗动作,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展现了不错的平衡维持能力,甚至在倒地后能够自主站立起来。能够进行回合制对抗,本身就说明机器人的基础运动能力和系统稳定性达到了一定水平。忧的是,与人类选手相比,机器人的动作速度、力量、灵活性和反应速度还存在显著差距。动作显得较为迟缓,协调性有待提高。比赛中机器人多次倒地,甚至出现长时间无法起身的情况,暴露出其动态平衡控制在极限对抗下的脆弱性。感知系统的能力,特别是对快速变化的对手动态捕捉和预判能力,也显得不足。如何补上这些短板?专家建议说,一是强化核心硬件。研发更高功率密度、更快响应速度的关节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探索更轻、更坚固的新材料,提升机器人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二是升级感知系统。融合更高精度的视觉、力觉、惯性测量单元(IMU)等多传感器信息,提升机器人对自身姿态和外部环境的感知速度与精度。特别是要发展类似人类的触觉感知,以便在近身接触时进行更精细的力控制。三是迭代控制算法。大力发展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强化学习等先进控制算法,提升机器人在强干扰环境下的动态平衡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还要优化运动规划算法,使其能够生成更快速、更流畅、更拟人化的动作。四是缩短响应延迟。优化通信协议和控制链路,降低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的整体延迟。探索更高程度的自主性,让机器人能够进行部分自主的战术决策和应急反应,减轻对操控者的依赖。五是建设测试平台。多举办类似的极限挑战赛,为技术迭代提供实战检验平台,加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这场活动与之前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举办一些比较抓眼球的活动来引起社会对机器人的关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除通过参加比赛不断检验和提升技术水平外,期待人形机器人能应用到更多需要它的场景之中。机器人在格斗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又将如何应用到生活生产中?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首先,它会提升复杂环境作业能力。格斗中锤炼出的动态平衡和抗冲击能力,对于机器人在灾难救援现场(如地震废墟)、崎岖地面、建筑工地等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行走和作业至关重要。它们需要能够应对预料之外的碰撞和不平坦的地面。其次,增强人机协作安全性。机器人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稳定控制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工厂、家庭、医疗等场景中与人类安全共存和协作。格斗中展现的避障、稳定控制等能力是基础。从当前聚焦应用的领域看,机器人强大的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可以应用于高危环境下的巡检、维修,或在物流仓储中进行高效搬运,甚至在养老助残领域提供物理支持。

相关问答

电子简历需要照片吗

[最佳回答]问题一:网上投电子简历需要照片么?还有要注意哪些问题?照片除非特别指定,一般都可有可无,建议楼主若不是企业指定需要,就不要贴照片上去。简历要...

世界豪华装修

1、室内区域室内墙面:高级壁纸或高级乳胶漆(多乐士或同档次品牌)室内地面:地砖或复合地板室内天花板:石膏板吊顶、高级乳胶漆(多乐士或同...

智能装饰界面

作为对一种更健康,更舒适,更简单生活的追求,智能家居成为当前现代化家居的一个热门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在推出智能化概念的同时,将智能与...

豪华装修是什么样

一、简装是指对房屋室内只是进行的简单的装修,包括厨房、卫生间的墙砖、地砖、墙面刮瓷,洗手池、坐便池安装等等。装修简单,费用低。二、精装是指...

生态木墙板效果图片

过道生态木吊顶高端会所效果图护墙板效果图片灯生态木吊顶现代简约走廊走廊灯...湖北天蓝地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态旅游开发及园林规划与施工建设为一体的农...

高纯度色彩装修

装修,关键是家具家电窗帘墙面地砖的颜色搭配协调。一般来说,讲究深浅搭配。比如,如果墙面是白色,地砖是浅色的话,卧室门门套窗套就要选择深色,以便...

精致装修的房子

一、买开发商精装修的房子最大的好处是省心,但是有利就有弊.精装修的房子可能会掩饰房子本身的一些缺陷,因为你手里没有施工图纸,这样容易破坏装修,...

清楚高档装修

很多人对“装修档次”说得比较多,但装修究竟分为哪几种档次以及档次是怎样界定的,大多数人还是不太清楚。一般来讲,装修我们将其分四种档次,经济型...

绝对极简装修

2、基本特点:简洁、实用、省钱。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

装修的艺术

室内墙壁是有调剂温度湿度的功能,这个功能能否正常会影响人类的舒适与健康。装修居家墙壁建议用壁纸(纸张有呼吸调剂湿度功能)。不建议艺术漆(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