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赢科技 破产重组后浴火重生 桐乡这家企业经历了什么?

用户投稿 5 0

破产重组后浴火重生 桐乡这家企业经历了什么?

2019-01-25 09:11 | 嘉兴日报微信公众号

华赢科技 破产重组后浴火重生 桐乡这家企业经历了什么?

应时而动。去年,桐乡市金融机构积极成功运用债委会机制完成了嘉兴首例企业破产重组案例,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这家“浴火重生”的企业如今发展如何?从举步维艰到解难脱困,这个曾经挣扎在“死亡线边缘”的企业又是怎样再一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呢?

华赢科技 破产重组后浴火重生 桐乡这家企业经历了什么?

“浴火重生”的究竟是怎样一家企业?

浙江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嘉兴桐乡石门镇工业园区,主要从事各类电工钢、镀锌板、彩涂板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其前身“浙江华赢板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彩薄板有限公司”“浙江华钢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华”公司),曾经是石门镇规模最大的企业群,巅峰时期,年产值高达15亿元。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涅槃史”——

由于扩张速度过快企业3家企业的资金链先后崩断,形势急转直下,销售收入锐减至6000余万元,较2013年缩水达96%,陷入危机、濒临破产。

“三华”公司濒临破产的情况引起了桐乡市政府、石门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召集相关职能部门、金融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现状、研究对象、化解风险。考虑到该公司生产的取向硅钢片具有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等特点,是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从而形成共识,必须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挽救企业,化解风险。

2014年12月17日,“三华”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并有丧失清偿能力可能,但通过重整可获得盈利能力”为由,向桐乡市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同时,浙江巨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高层在获悉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对“三华”公司的生产线以及市场开展调研。

2015年10月,桐乡市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批准“三华”公司的破产重整计划,并最终确定由桐乡市巨匠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及自然人李震、吕自力组成投资人团队,以承债3亿元人民币取得“三华”公司全部股权。

同年,“三华”正式成为浙江巨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以电工钢产品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被更名为“浙江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

华赢钢铁银行债权金额高达4.34亿元。在市金融办、银监办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6家债权银行联合成立了“债委会”,全面接管企业,成为了特殊时期的特殊“股东”。他们以联合借款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重整资金链,恢复生产经营。

市银监办主任陈为群说:“当时我们签订了一个债委会的协议,协议上明确了各债权银行的权力跟义务,要求各家银行不能抽贷和压贷。重整期间,贷款资金不压缩、不退出。”

有了资金保障,企业相继实施了生产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计划。2018年4月17日,历时两年半的“重整计划”顺利完成,华赢特钢停产的7条生产线也已全部恢复生产。

2018年6月12日,桐乡市人民法院裁定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标志着备受关注的华赢特钢司法重整顺利完成。

截止2018年12月,企业已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77.8%,国内同行业市场占有份额上升到3%,并且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投资人团队成员吕自力表示,华赢特钢能够起死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融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债权人委员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相较于2015年,华赢脱碳生产线仅有的1.8万吨总产量,几乎停产的状态。2018年,通过有效的银企对接,我们这条生产线产能达到了近8万吨!”

重组完成的企业宛如新生。但如何实现盈利真正活起来却是当务之急。

在桐乡市科协及石门镇相关部门的牵线下,华赢特钢与特种钢行业“泰山北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取得联系,正式成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在专家的帮助下,华赢特钢实现了产品的转型,在有取向钢材这一高新技术上的高投入取得了高回报。

仅仅两年时间,产品远销国内外,供不应求。一个几乎面临破产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华丽转型,步入正轨。

值得一提的是,华赢特钢还在桐乡市“两新”组织党建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下,第一时间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建起党支部,以党建引领,理顺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抢占市场高地,产品品质是关键。

下阶段,华赢特钢还将进一步做更高水准的有取向硅钢产品,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生产技术,提升科技水平,实现从CGO级别的取向硅钢向更高的HIB级别即高磁感有取向硅钢进军,并建设智能化分条线和变压器铁芯制造生产线,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原标题:《嘉兴首家破产重组成功的企业“浴火重生”!》,原作者沈哲韬。编辑郁馨怡)

华赢特钢:“磨尖”拳头产品,以品质赢得市场

【企业名片】浙江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嘉兴石门镇工业园区,是一家从事特种硅钢片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目前,企业拥有的专业有取向硅钢(俗称“电工钢”)生产线,是全国为数不多且水平先进的生产设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华赢特钢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电工钢制造民营企业,产品出口至欧洲、中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度。

【企业行动】在特种硅钢行业内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把特种钢比喻成一顶皇冠的话,有取向硅钢就如同皇冠上那颗最明亮、璀璨的宝石。

“五六年前,只有武钢、宝钢两大钢铁国企有实力研发生产有取向硅钢,当时无法想象有民营企业能够有实力踏入这个领域。”浙江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伟龙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生产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更新,这才让特种硅钢逐渐走下了“神坛”。彼时,国内生产有取向硅钢的企业不过十多家,省内没有。

可见,有取向硅钢是具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那么,华赢特钢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打磨自己的拳头产品,进而在特种硅钢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的?

吕伟龙告诉记者,作为后来者的华赢特钢,在企业发展的最初一年半时间里,花了大量时间和功夫在有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工人技术以及设备的磨合上。“首先,我们通过精打细磨每一道生产工艺工序,把产品的成材率从95%提升至97%,并让产品性能稳步提升。现在,我们主打的产品30Q120占比也从过去的40%提升至80%。凭借性能稳定可靠、表面板型质量优越等优势,我们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据吕伟龙透露,相比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华赢特钢在生产工艺上多了脱碳退火、二次冷轧两道工序,这也是企业能够生产出成本更低、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关键因素。

2014年,在桐乡市科协的帮助下,华赢特钢与特种硅钢行业的“泰山北斗”王一德院士取得联系,并在之后成立了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而专家的到来更是为华赢特钢今后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并帮助企业解决不少相关技术难题。

“目前,王院士已经在生产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技术支撑,为我们取得了三个第一:第一家生产宽带(1000mm)取向硅钢的民营企业、浙江省内第一家生产取向电工钢的企业、业内第一家成功利用六辊轧机进行二次冷轧生产取向电工钢。”吕伟龙表示,今后双方还会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拓展民营企业在特种硅钢行业中的软硬实力。

着眼于市场,把钱用在刀刃上。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华赢特钢却舍得把钱投入到关键领域——技术上。3年不到,企业的技改投入就超过3000万元。

去年初,除了继续在有取向硅钢产品更高领域开拓,华赢特钢还改建了一组镀锌板的生产线,用于生产无取向硅钢。相比于有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主要应用于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更加广泛的行业领域。这一与有取向硅钢一字之差,瞄准不同市场的产品同样收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产品远销海外,供不应求。据了解,自去年7月中旬建成投产以来,公司无取向硅钢的产量已达数万吨。吕伟龙表示,这一产品也将会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另一个主要方向。

【企业心声】浙江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伟龙:企业想要抢占市场发展高地,提升产品品质才是王道。接下来,我们也将向更高牌号的产品冲击,争取生产出品质更加精良、附加值更高的特种硅钢。此外,我们也计划向下游进一步拓宽生产链,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制一些深加工产品,如分条和铁芯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满足不同的客户。相信未来,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产品品质做强做精,进一步提纯工艺、工序,就能更好迎接即将到来的电工钢市场的新机遇、新挑战。

相关问答

如何看待巴铁幕后老板被抓,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

资...如果是聪明的投资者,或者是注重风险的投资者,当时应该就会套现离场了。那为什么还有投资者继续投资呢?因为巴铁项目的收益率太高了,又有实体项目,各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