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科技馆元宇宙中竞速解谜,“‘科’好玩了

在上海科技馆元宇宙科普探宝是怎么体验?今天下午,由上海科技馆、上海浦东图书馆与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科’好玩了——暑假周末营”在上海浦东图书馆火热进行。此次活动不仅延续了“上海科普大讲坛”“好奇心集市”及“科学LIVE秀”等经典品牌项目,还创新推出了《消失的科博士》竞速之旅活动,为公众带来一场融合前沿科技与趣味互动的科学盛宴。
智闯虚拟展区,《消失的科博士》开启竞速之旅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全新推出的《消失的科博士》竞速之旅。《消失的科博士》是上海科技馆推出的多角色互动解谜游戏,数字孪生版于今年6月底正式上线,1:1实景复刻了上海科技馆生物万象、探索之光、机器人世界、智慧之光四大标志性展区。
神秘的“科博士”离奇消失,需要小科学家们找到他的踪迹——原本孩子们需要根据《消失的科博士》科普书,在上海科技馆四个展区内寻找答案。如今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科技馆的标志性展区得以在虚拟世界中完美重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平台。

活动中,20组参赛选手用自己创建的虚拟形象穿梭在上海科技馆数字孪生世界,从辉光球的奇幻光影到机器人表演的灵动瞬间,选手们需要在150分钟内竞速解开20道趣味烧脑谜题。这些谜题中巧妙地融入了上百个科普知识点,让学习与娱乐无缝衔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拓宽了传统展览的边界,增强了科普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为未来科普教育向多元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思路。
此外,应粉丝热切期待,“好奇心集市”在活动中增开场次,现场火爆。四足机器狗、智能对弈机器人、沉浸式MR游戏及智趣工坊等互动项目让观众近距离体验科学魅力,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
聚焦国之重器,院士引领探索极弱磁世界
逛完上海科技馆元宇宙之后,孩子们还可以听一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房建成带来的题为《国之重器,科学殿堂:探索极弱磁环境下的科学世界》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中,房院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极弱磁场的相关知识,并阐述了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所承载的重大使命与科学意义。他强调,科学发现可以推动人类科技进步,带来幸福生活,但科学发现需要特殊和极端的环境,就需要依靠大科学设施。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开展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装置的研制,为神经科学与脑科学、基础物理学、零磁生物学与医学等前沿研究提供有效手段,并培育“地球磁场模拟与监测系统”大科学设施,开展地磁环境下的科学研究。整场讲座气氛热烈,观众纷纷表示,通过房建成院士的精彩讲解,对极弱磁场科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自启动闭馆升级改造以来,上海科技馆不断拓宽科普教育边界,通过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交流,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确保了科普活动的持续性和多样性。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未来,上海科技馆将继续秉持“科普为民、科普惠民”的理念,不断开辟科普教育的新航道,为公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体验。
“赛博嫦娥”会梦到八卦图吗?上海科技馆展出“未来机器人”科幻画作

脚踩太极阴阳图、、身披八卦光圈、穿着科技汉服……这是10岁女孩脑海中的嫦娥模样,凭借这一充满中国元素的科幻画作,她获得“科幻新世界”科幻画创作大赛一等奖。
“科幻新世界”是基于场馆的科幻科普主题教育活动,自9月10日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围绕“未来机器人”这一主题,分别开展了科幻画创作大赛、主题沙龙和实践课堂线上互动直播、原创科普戏剧展演、科幻共创展四大系列活动。
今天,80多幅出自孩子之手的原创科幻画作和科学艺术装置在上海科技馆一楼大厅展出。本次活动共征集到来自上海、北京、重庆等地的250多幅画作和艺术装置,当天揭晓了一项特别奖和11项一等奖作品。
将浓浓中国风注入科幻画作
在10岁女孩洪樱笔下,浪漫的中国风和赛博科技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她画的是一个Q版的未来嫦娥机器人:她穿着最新科技的汉服,胸前是一个发光的主电源和六块光能电池;她佩戴的太空眼镜自带显示屏,上面正闪烁着她观察到的地球的一些数据,发饰也是重要的信息接收器;她脚下是太极阴阳图,围绕着一圈八卦图案……

洪樱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风,所以构思时就将这些中国元素画进去。比如原本的星空是随意画的,后来她从敦煌文化中找到灵感,画成了星宿的形状,其中最显眼的是正上方的北极星,和永远围绕着它的北斗七星。
来自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的王之晗、邱美奂、徐雨婷共同创作的科学艺术装置《脑》则充满了她们对未来机器人的思考。这件作品由三张不同的脸组成,脸外则绘上了不同的电路图。王之晗表示,未来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很可能被模糊,而思维之光能引领人类前进,让我们在科技与虚幻的包裹中坚持自我,永不迷失。
科幻作品植根于科技前沿
科幻作品植根于科技前沿,又面向人类未来,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载体。科技馆副馆长忻歌表示,从科幻作品中能看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比如在《地震探测搜救机器人》作品中,为了应对愈发频繁的自然灾害,旋翼飞行机器人能变换多种造型深入地震后的废墟,帮助人类救援;《山河峥嵘》展现了保家卫国机甲战士气势恢宏;《两栖超人助理》借鉴两栖动物的概念,设计出上可飞天下可入海的超能机器人。

颁奖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围绕活动进行主题沙龙分享。孙乃树从科技与艺术出发,分享如何守护孩子非凡的想象力。他认为,孩子需要去拥抱科学,认识自然,从而更好地创造未来。宋立博则从机器人的功能结构与应用出发,分析与人类的关系,用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机器人的未来。
本次科幻共创展将持续展出至11月4日。活动由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科技馆、浦东科幻协会主办,长宁美校、上海科学院人工智能分院提供支持。
作者:沈湫莎
图片:上海科技馆提供
相关问答
上海科技馆与北京科技馆有什么不同?
通常上海科技馆与北京科技馆的不同之处有:1首先这两个科技馆的名称所代表的地域不同,2北京科技馆的历史远长于上海科技馆等。通常上海科技馆与北京科技馆的...
上海科技馆在什么地方门票要身份证才能买吗?
2号线地铁站-就有上海科技馆站。不用身份证购买票。成人票60元/人学生票30元/人周一休馆(国定假日期间除外),上海科技馆由位于世纪大道2000号的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每个人都要带身份证吗?
上海科技馆每个人都要带身份证。上海科技馆位于世纪大道2000号,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区,世纪广场西侧,南邻世纪公园。主馆占地面积6.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
上海科技馆需要身份证吗?
游览上海科技馆一般不需要身份证,需要购买门票,如果在手机端APP购买预约票,按预定日期和时间段进场,需要凭身份证取票或直接入馆。当然,若没有携带身份证,...
上海星空艺术馆到底哪个是真的?
上海目前的星空艺术馆不算很多,常见的有:1.上海科技馆天文馆2.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馆3.上海天文馆(又名顶固星空馆)按照知名度和展示规模排序,排名可...
苏州到上海自然博物馆攻略?
不开车的话,直接坐地铁去。在苏州乘坐S11号线地铁到花桥换乘上海的11号线地铁至隆德路,换乘13号线至上海自然博物馆下车即到。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上海科技馆中的人体器官是真人标本吗?
有标本有模型,大点的动物的话我觉得都是模型,甲虫类,较小的动物才是标本,有标本有模型,大点的动物的话我觉得都是模型,甲虫类,较小的动物才是标本,
上海科技馆和自然博物馆哪个好看?
自然博物馆是科技馆的分管。科技馆内容更多,从小朋友到高中生甚至成人,都能找到适合学习的板块。自然博物馆比较适合小朋友。如果有时间,推荐都去,应该是上海...
上海科技馆国际空间站好看吗?
好看,巨幕电影播放的是国际空间站,带上3D电影感觉身临其境,只不过影片是翻译成中文的,配音略显生硬。球幕电影播放的是探秘大堡礁,感觉置身于珊瑚礁中,...
上海有几个科技馆?
只有一个上海科技馆根据展示内容由天地馆、生命馆、智慧馆、创造馆、未来馆等五个主要展馆组成,该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城市综合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