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科技业绩承诺方遭“追债”,背后发生了什么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返利科技(600228.SH)的业绩承诺方遭到官方的“追债”。9月13日, 该上市公司披露,公司于2021年以重大资产置换等方式收购上海中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彦”)100%股权,上海睿净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有限合伙)(下称上海睿净)作为业绩承诺补偿主体迟迟未完成业绩承诺,收到江西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ST昌九 卖身
事情还要从2020年3月说起。
返利科技前身是ST昌九。
ST昌九受主营业务影响,业绩持续大亏,自2003年就谋划买壳,其间谋划多次重大资产重组未果,2020年3月找到了买主。
2020年3月,ST昌九公告重组预案,将以发行股份及现金购买的方式,购买上海中彦100%股权,公开信息显示,上海中彦系互联网电商导购平台“返利网”的经营主体,本次重组意味着,交易成功后,返利网将借壳ST昌九登陆A股市场。
彼时,返利网通过接入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考拉海购、亚马逊中国等电商平台,当用户点击产品链接去对应商家网站下单购物后,商家为此将给平台一笔营销费用,该平台再将这笔费用的大部分以返利的形式返还给用户。
按照重组预案,ST昌九通过三种方式合计完成对返利网的收购,一是大资产置换;二是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三是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标的业绩方承诺计划三年合计盈利6亿人民币左右。6亿元的业绩承诺是否能完成?彼时中彦科技的营收走势并不乐观,呈现下滑趋势,且在被收购前,连续3年的盈利不到5亿元。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中彦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9.27亿元、7.15亿元和6.11元,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1.47亿元和1.51亿元。
这为后续事件埋下了伏笔。
在业绩层面,该公司在完成收购返利网之后,业绩达到最高,2020年归母净利达1.37亿元,此后业绩一路下滑,2023年归母净利达0.25亿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7亿元,同比增长3.65%;归母净利润为336.46万元,同比增长127.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9.77万元,同比增长122.33%。
一位市场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2017年至2020年正是上市公司卖壳的高峰期,标的方往往承诺高业绩,但很少能如期完成,这就对后续上市公司的业绩埋下了隐患。
投服中心质问
彼时,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的原股东方上海享锐等14名交易对方签署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本次交易的业绩补偿期为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承诺中彦科技在 2021 年度、 2022 年度及 2023 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1.92亿元、2.21亿元及 2.5亿元。

果然,三年业绩承诺并未完成,这引起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投服中心)的关注。
2024年8月,投服中心向返利科技发送《股东质询请求函》,要求返利科技回复截至回函日业绩补偿方尚未支付的业绩承诺补偿款的余额,包括股份补偿及现金补偿金额。
返利科技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上海睿净未完成2022年补偿义务 ,上海睿净、Orchid Asia Ⅵ Classic Investment Limited(以下简称Orchid)、QM69 Limited(以下简称QM69)、Yifan Design Limited(以下简称Yifan)、SIG China Investments Master Fund Ⅲ,LLLP(以下简称SIG)未完成2023年补偿义务 ,尚未补偿的股份数量合计约为5100万股,对应待补偿金额约为2.6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4家业绩补偿方中,除上海睿净外,其余13家补偿义务人表示愿意完成2023年业绩协议。
8月20日,返利科技发公告称,截至2024年5月31日,除上海睿净外,其余13家补偿义务人按照上交所相关业务部门要求签署《2023年度业绩补偿协议》。
返利科技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经过公司多轮沟通交流,上海睿净尚未向公司表明2023年业绩补偿意愿、未提供2023年业绩补偿所需文件。结合上海睿净未明确表达配合意愿、客观未履约状态及既往履约记录,公司已向有管辖权法院就2022年业绩补偿提起诉讼,2024年8月,公司就上海睿净2023年应补偿义务向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新增相关诉讼请求。
8月20日,多位业绩补偿方尚未完成业绩补偿义务,对应待补偿金额约2.65亿元。
上海睿净遭“追债”
9月13日作为14家业绩补偿方之一的上海睿净,收到江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该行政处罚书显示,中彦科技 2021 年度、2022 年度、2023 年度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 52.60%、 43.17%和 29.04%,三年均未完成承诺业绩。上海睿净虽已于 2022 年履行了 2021 年的业 绩补偿义务。但截至本决定出具日,其仍未履行 2022 年和 2023 年的业绩补偿义务。
此外,返利科技披露了业绩补偿股份回购注销进展,并对上海睿净未完成股份补偿进行了诉讼。
截至9月13日公司因实施2021年业绩补偿方案,累计回购并注销14家业绩补偿义务人股份约9400万股;因实施2022年业绩补偿方案,累计回购并注销13家业绩补偿义务人股份约1.27亿股;因实施2023年业绩补偿方案,累计回购并注销9家业绩补偿义务人股份约1.33亿股。剩余5家业绩补偿义务人2022年度、2023年度合计应补偿股份约5100万股。
Orchid Asia VI Classic Investment Limited、QM69 Limited、Yifan Design Limited、SIG China Investments Master Fund III,LLLP应履行2023年度补偿义务约4600万股,前述补偿义务方已向公司提供所需材料、正在办理业绩补偿事项。
上海睿净未完成2022年度及2023年度补偿义务,合计应补偿股份4,952,859股。公司已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截至9月12日收盘,返利科技股价微涨0.21%,报4.87元,市值不足23亿元。
“返利不兑现 规则随时改”返利网被控虚假宣传、恶意扣费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王雅茜)“返利网修改返利规则,不发放返利,无视消费者权益,出尔反尔。”目前在江苏读大学的小杨向鲁网记者控诉。近日,返利网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其中“虚假宣传”“返利不兑现”“自动会员续费”等问题成为投诉所用到的高频词汇。
用户投诉:虚假宣传、“私下”删除订单、恶意扣费
小杨表示,自己和同寝室的4个同学于7月18日在返利网上的阿迪达斯商城分别下单了一双价值1899元的“yezzy 350”,“当时该商城正在做全场返利10%的活动,下单成功后显示预计9.30发放返利,但是今天都10月26号了,我们也没有收到返利的钱,返利网的客服那边态度恶劣,狡辩我们买的鞋子并没有返利的活动。”


小杨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在返利网上买的手机也是这样,当时的购买页面上明明写的“返利”,但商品到货后就没有了任何的返利消息了。“我们都是冲着返利网的返利才购买的商品,要不然不会从这个平台上购买,结果被骗了”小杨说。

其实,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也有用户表示,网购商品时返利网会显示返利金额,待商品确认收货后,却在平台上找不到该笔订单。”我通过返利网去京东购买了花王尿不湿,当时付完款之后提示我7月31日返利153.62元,后来和客服核对订单,就看不到这笔订单了!”


记者从黑猫投诉平台了解到,还有不少用户反映,返利网宣称9,9元开通返利网VIP可0元买3个月的视频会员(爱奇艺、腾讯、优酷三选一),而实际上会员需要在特定时间点抢购,且仅有几个名额,领取门槛高,并不是宣传中0元可以直接领取。
此外,不少用户还反映,返利网还涉及恶意扣费的问题:返利网注册后强制收取用户9.9元的会员年费,无法退订注销,联系线上客服也没得到最终回应。
针对消费者所反映的这些问题,记者电话联系了返利网的客服,经该客服查询,小杨及其舍友所购买的商品不在“返利”的范围内。该客服表示,购买页面明确标注了“yezzy系列限量专区和正价商品不返利”。随后记者联系了小杨,小杨表示,自己在该平台购买商品时并没有这个说明,显示的是全场返利10%,到返利日期的时候,再登陆返利网平台,就变成了这个规则。
在记者提供了小杨的订单号后,返利网的另外一名客服表示,目前小杨的订单在“订单无效”状态,用户可以登录返利网的主页,选择“我的订单”,点击“去理赔”按钮再选择“订单无效”,用户在上传完善相关信息后,平台会确认好订单后在30天内进行处理。
记者随后告知了小杨返利网客服所提供的处理方法,但小杨操作后告诉记者,在其“订单无效”页面处,未出现任何订单。“可能是返利网那边已经把这笔订单删除了吧”小杨无奈的说。
针对李女士“订单”消失的问题,返利网的客服表示,李女士的问题要具体看其下单流程,可能是由其当时的网络环境,下单流程不准确造成的。
对于会员自动扣费的问题,返利网的客服表示:“我们的平台没有自动扣费的活动,可能是用户无意间设定了指纹或人脸识别自动付款功能,可以通过咨询客服解决该问题。”
律师说法:建议消费者到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针对此情况,记者咨询了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宋一欣,宋一欣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所投诉的情况,返利网不单单是涉及到虚假宣传的问题,还存在虚假销售的情况。建议消费者到市场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进行举报投诉,或者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综合考虑,因为所涉及的金额较少,诉讼成本较高,建议消费者到到市场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进行投诉,或者消费者集合起来进行法律诉讼。
“从民事诉讼的角度来说,返利网存在合同违约的情况,消费者也应该注意保护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宋一欣律师表示。
虚假宣传的背后或是返利网当下的处境
记者搜集资料了解到,返利网成立于2006年,其运营主体是上海中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彦科技”),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了解到,中彦科技注册资本36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葛永昌。
此前,葛永昌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追随趋势、及时自我更新是向前发展的根本,自己一直在积极地拥抱变化,主动追随趋势、及时自我更新,是返利网向前发展的根本。
颇具戏剧性的是,目前,用户所投诉的“平台返利规则随时修改”的问题,恰好与葛永昌所提到的发展理念“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中彦科技2017年至2019年的财务报表中看到,返利网经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27亿元、7.15亿元和6.11亿元,其营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至2019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1.47亿元和1.51亿元,虚假宣传的背后或许是返利网当下的处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山东网
相关问答
beplay官网首页【5分钟了解】重置版APPv6.3.20
决定对李某彦泄露未公开信息的行为,责令改正,并处以80万元罚款突然反攻回到市...例如,交通银行开“薪”年终奖专题中,展示出多款理财、基金、存款等不同风险等...